一、為什么mysql中刪除某一列的主鍵索引后另一列會從少數索引變成主鍵索引
mysql中刪除某一列的主鍵索引后另一列會從少數索引變成主鍵索引,一般情況下是做不到的,而且重新排序后會出現數據錯亂的情況,比如別的表依賴這個表id的時候。如果不想讓id不連續,可以做軟刪除。設置一個刪除標記字段,標記一下即可。
主鍵(primary key) 能夠少數標識表中某一行的屬性或屬性組。一個表只能有一個主鍵,但可以有多個候選索引。主鍵常常與外鍵構成參照完整性約束,防止出現數據不一致。主鍵可以保證記錄的少數和主鍵域非空,數據庫管理系統對于主鍵自動生成少數索引,所以主鍵也是一個特殊的索引。
外鍵(foreign key) 是用于建立和加強兩個表數據之間的鏈接的一列或多列。外鍵約束主要用來維護兩個表之間數據的一致性。簡言之,表的外鍵就是另一表的主鍵,外鍵將兩表聯系起來。一般情況下,要刪除一張表中的主鍵必須首先要確保其它表中的沒有相同外鍵(即該表中的主鍵沒有一個外鍵和它相關聯)。
延伸閱讀:
二、數據庫和 SQL 概念
數據庫(Database)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、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,它的產生距今已有六十多年。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,數據庫變得無處不在:它在電子商務、銀行系統等眾多領域都被廣泛使用,且成為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數據庫用于記錄數據,使用數據庫記錄數據可以表現出各種數據間的聯系,也可以很方便地對所記錄的數據進行增、刪、改、查等操作。
結構化查詢語言(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)簡稱 SQL,是上世紀 70 年代由 IBM 公司開發,用于對數據庫進行操作的語言。更詳細地說,SQL 是一種數據庫查詢和程序設計語言,用于存取數據以及查詢、更新和管理關系數據庫系統,同時也是數據庫腳本文件的擴展名。